贵州丹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孙志刚“贫困不除、愧对历史,群众不富、寝食难安,小康不达、誓不罢休,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”和省长谌贻琴“用心用情用力,实干苦干加油干,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”的指示精神,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,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,在推行“能力增强到户、产业增效到户、资源增多到户、政策增进到户的“四增到户”扶贫新模式的基础上,再对“等着扶”、“转作风”、“产业转型”、“压实责任”来“四场”,党群干群凝心聚力、携手并进、奋力赶超,全县呈现出大兴产业发展推进脱贫攻坚的良好格局。
贵州丹寨县:全力推进“春风行动”“夏秋攻势”“冬季充电”,继续深入实施“四增到户”模式,突出打好“四场硬仗”,“6个1”产业扶贫工程深入推进,争取到脱贫产业子基金6.1亿元,超额完成省州预分配任务,实际投放等各项指标排名全州前列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.5万亩,新增蓝莓种植2.88万亩、中药材种植2.99万亩、蔬菜种植9.16万亩、食用菌种植0.22万亩;茶园面积11.72万亩,荣获“2018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”称号;黑猪存栏6.25万头、出栏生猪11.83万头;生态家禽存栏56.5万羽、出栏87.34万羽,禽蛋产量1540吨。完成“组组通”公路建设143.57公里,三年累计完成234.37公里,全县30户以上村民小组100%通硬化路。采取一家一户全覆盖模式推进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建设,完成投资6900余万元,实现管道供水到每家每户,饮水水质、水量、方便程度、保证率“四项标准”全部达标,全县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易地搬迁2017年搬迁任务数5599人、2018年搬迁任务数4093人全部实现分房入住。建设移民社区7个,全力做好移民群众管理和服务工作。
贵州丹寨县:对全县1096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、零遗漏,资助金额达4162万元。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“控辍保学”力度,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因贫辍学失学。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,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100%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%,大病分类专项救治率100%,医疗保障补偿覆盖率100%;为全县57760人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支付费用4220.54万元,实际补偿比达93.64%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34户,并对四类重点人员同步实施“三改”,在此基础上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对全县存在安全隐患的2万多户农村住房进行改造维修,做到“三不一平一分两平安”,全县农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完成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8112人,实现就业脱贫2203人。落实林业生态扶贫政策,带动2392户10141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。调整优化万达扶贫产业基金机制,利用万达扶贫产业基金在全县新设立村寨保洁员、护林员、护路员、治安消防员、管水员、巡河员等扶贫劳动公益性岗位,解决6300余户有劳动力贫困户稳定就业,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。东西部协作进一步深化,2017年项目全面完成,2018年项目有序推进。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3366人,62个贫困村出列,贫困发生率降至1.67%,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“五个专项治理”交叉检查;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退出县预评估;顺利通过州级审查并实现零漏评、零错退的“双零”目标,群众认可度达98.67 %;顺利通过2018年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。一年来,全县各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、真蹲实驻、倾情帮扶,战酷暑、斗严寒,跋山涉水,坚守一线,放弃休息、远离家庭,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,为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贵州丹寨县:电子商务迅猛发展,启动“我有半亩园”电商精准扶贫项目建设,顺利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绩效评价验收,全县累计实现网络交易额1.95亿元。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丹寨县按照国定标准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,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之年,丹寨县委县政府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:
不动摇,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和懈怠思想,继续保持高昂斗志,紧紧围绕“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”和“三率一度”,对标退出评估检查标准,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,确保高质量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抽查,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。继续深入落实“精准”方略,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漏评、不错退、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准确无误的标准要求,加强各系统数据的一致性,再次把基础数据信息弄准搞实,高度关注风险户、疑似户,全力补齐建档立卡信息基础不扎实、档案资料不完善“短板”,确保村村过关、户户过关、人人过关。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,围绕产业发展“八要素”,深化“三带”产业模式,推进“6个1”产业扶贫工程,重点抓好7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推进和200亩以上规模连片耕地农业特色产业建设,确保新增种植蓝莓0.5万亩、中药材1万亩;完成蔬菜种植11万亩(次)、高标准低产茶园改造1万亩;年出栏生猪15万头;年出栏生态家禽100万羽。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,力争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;加大“三品一标”认定和保护力度,力争无公害农产品20个、绿色食品1个;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4个,乡村电商服务站点79个,强化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,加快完善物流、仓储、冷链等配套建设。
丹寨县本着斩“懒根”、拔“穷根”的要求,着力改变“靠着墙根晒太阳,等着别人送小康”的“等靠要”思想,丹寨县坚持“扶贫先扶志”“治贫先去懒”,用好外力,激发活力。今年以来,在全县开展“懒转勤、勤转能、能转富”的“三转”行动,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志向和内生动力,实现贫困群众从“要我脱贫”向“我要脱贫、我要小康”的转变。(一)增强了脱贫信心。通过开展“三转”活动,着力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,破除“懒汉”思想,从“要我脱贫”向“我要脱贫”转变,懒汉们纷纷表示:不酗酒、不逗鸟、不斗鸡,一心谋生产,坚定信心摘穷帽。如,扬武镇洋浪村村民杨正怀原是村里出了名的“懒虫”,通过合作社上门多次动员,2016年,种植3亩莲花白,收入就有2万余元,杨正怀真正尝到了脱贫甜头。(二)激发了内生动力。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,彻底甩掉“等靠要”、“等着扶、躺着要”思想,变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为“群众干、干部帮”,变“输血式扶贫”为“造血式扶贫”。如,扬武镇懒转勤201户720人,勤转能1541户5516人,能转富459户1637人。2017年5月,洋浪、干改、五一“三村”成立党总支进行抱团发展,“三村”种植冬瓜和哈密瓜等作物2000亩,预计今年收入1000万元。(三)推动了产业发展。搭建平台促增收,依托优势经营主体,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,培育市场开拓主体,搭建致富平台,通过推广产业扶贫“三带”模式和“能人+合作社+贫困户”等产业发展模式,在能转富中帮助和带动有条件的贫困户自主参与发展产业,实现增收致富。如,扬武镇五一村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平台,2017年种植芹菜500亩,200余户参与种植,每亩预计纯收入3000元,全年将收入150余万元。
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,完成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附属设施建设,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,加快社区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深入推进后续扶持工作,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、就业推荐引导、组织劳务输出等,多渠道引导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,全力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创业难题,确保一户有一人以上稳定就业。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在全面做好“组组通”收尾工作的基础上,加大对水毁路段的修复和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的改造,保障人民群众出行方便、安全。在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,通过引导村民自治,加快构建农村“以水养水”长效机制,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得好、用得久。全面抓实教育医疗住房“三保障”工作,精准落实教育、医疗保障政策,加大新农合参保宣传和征收力度,防止因病、因学致贫返贫。加快农村住房保障工作扫尾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。着力抓好就业扶贫,多措并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让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脱贫,力争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831人以上,实现培训后转移就业1840人以上。加大生态扶贫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,力争带动1700户7204人实现稳定增收。继续用好用活万达扶贫产业基金。扎实开展“帮、教、管、查、奖、罚”六项行动,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,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让广大群众懂政策、感党恩、革陋习、图自强,在全县形成“我脱贫我光荣”的良好氛围。下大力纠正扶贫领域不正之风,严肃整治虚报冒领、贪污挪用扶贫资金行为,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。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,以实施乡村振兴为统揽,集聚要素资源,全面加强农村建设,持续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,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(杨昌盛 龚超)(照片由丹寨县委宣传部提供)
可直接输入:1、脱贫大决战: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三十;2、贵州丹寨县:作好了充分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准备;3、贵州丹寨的脱贫大决战等标题或关键词上百度或360搜索,均会搜索到非常好的效果,由中国网首发的这篇稿件,共有包括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央视网、凤凰网、凤凰网新闻客户端、香港卫视、中国日报网、中国经济网、中国青年网、国际在线、光明网、中国新闻网、今日头条、搜狐、搜狐新闻客户站、腾讯、腾讯新闻客户站、网易、网易新闻客户站、新浪、新浪新闻客户站等800多家网站进行转载。